AI时代,到底哪些工作是“安全”的?

AI会不会替代人类,我们的工作还保得住吗?其实答案未必是大多数人所想到的,我们可以抽丝剥茧,理出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

现在的大语言模型(LLMs),比较擅长的是做推理和预测。因为预测是一项有难度的任务,目前人类的工作核心部分大都和预测有关。无论是短时间的预测,如流水线装配、驾驶汽车;还是长期的预测,如战略决策。但就这方面,无论是现实还是从发展角度看,AI整体上会比大多数人类做得更好。换而言之,在预测这件事上,我们只有找到AI不擅长的领域,人类才能胜出。或者说,只有这样的工作才是安全的。

目前看,就现在的大语言模型(LLMs)机制下的AI,有3个领域是存在硬伤的:

1、数据稀缺的:也就是说,这个领域很难数字化。或没有很好数字化的,至少暂时是安全的。

例如,有许多工作是非公开的,像:高级别的谈判、私密的企业或个人服务。另外还有很多工作本身很难数字化,如:高端厨艺,手工艺术品制作,极端环境处理等。这些大多数是专家领域或小众领域。

2、现有AI算法机制存在弱点的。现有AI是概率模型。也就是说,它的决策服从大概率,而不是小概率事件。但我们也看到,真实生活中许多领域如何你想做成好的预测,它们往往是大概率和小概率结合的。这方面现有模型无法超越人类。

这包括:创新领域的工作,如产品经理、行为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等;高风险博弈与策略,如:顶尖风险投资、高级情报分析、顶级赛项的体育竞赛教练等;危机管理和突发应变,如:顶级外科手术专家、能处理突发意外打破规则的中国机长等。

3、算力或硬件成本高的。就是用AI或机器人的成本高于人类的。

这类工作现在其实很多。大量简单劳动和体力劳动都属于这个范畴。甚至还有许多领域即使 AI 现在能做到,也往往需要昂贵的硬件、维护和能耗投入,不如雇佣人类来得经济。

当然,如果人类未来发现,我们该做的“工作”不再需要预测,那我们的发展空间就大大增加了。不仅新的行业和需求会不断涌现,甚至远超现在。更重要的是,或许我们会发现人类的价值原本就不是“工作”,为“工作”烦恼完全是多余的。实际上,这也正是未来的趋势。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