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经理,这个词最近火得发烫,仿佛一夜之间成了职场新贵。在我看来,它压根不算一个新职业,而是传统产品经理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自然进化。别被那些天花乱坠的炒作忽悠了——本质上,它还是那个老角色,只是披上了AI的外衣。有些人把它捧成革命性物种,说什么需要全新技能树,我却觉得这不过是市场在制造焦虑,好卖课卖证。
就拿大厂案例来说,Google的AI产品经理在Bard开发中,核心工作还是需求调研和优先级排序,和十年前做搜索产品没两样。引用Andrew Ng的观点,他总强调AI PM必须懂技术,但刀刀见血地看,这只是在原有职责上加了点调料。产品管理大师Marty Cagan早说过,产品经理的本质是用户价值交付,AI工具不过是新杠杆。我在大厂干过AI项目,也创过业搞可持续发展AI产品,发现根本区别不大——用户痛点和商业目标才是永恒主角,AI只是加速器。
当然,辩证地说,支持派会跳出来反驳:AI带来伦理挑战,比如数据偏见,得重新学习。OpenAI的ChatGPT推出时,产品经理就处理了隐私问题,这似乎新吧?但细想,这不过是传统风险管理在数字时代的延伸。全球AI市场预计2030年破万亿美元,听起来唬人,可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沟通、决策、迭代——纹丝不动。就像旧瓶装新酒,瓶还是那个瓶,只是酒更烈了。
宏观视野下,AI革命正重塑经济,但产品经理的角色进化是必然,而非颠覆。我个人在联合国认证的UCPM培训中学到,ESG因素如可持续性,现在必须融入AI产品设计,但这只是职责扩展,不是职业重生。未来,AI产品经理若真能推动绿色创新,那才叫真突破。否则,不过是跟风炒作。
那么,AI产品经理到底是新职业的崛起,还是老行当的翻版?各位产品老炮,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