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缺少创新能力的劣势?

其实创新这件事,很多人理解错了

我见过太多企业把创新简单理解为找个天才设计师,或者挖几个技术大牛

但创新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

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来看,创新其实发生在三个层面:社会、企业和个人

我们个人再厉害,也离不开企业提供的平台和社会的大环境

社会层面的创新这两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都给了相关研究,但这确实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左右的

我们只需要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历史上最适合创新的时代

那我们该关注什么呢

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

企业怎么建立适合创新的环境,个人怎么掌握创新的工具和方法

这就是破解创新劣势的关键所在

先说说企业层面吧

我观察过很多创新做得好的公司,发现他们都有个共同点:容忍失败

不是说随便失败,而是给员工犯错的空间

有个朋友在硅谷工作,他说他们公司每季度都会评选最佳失败案例

听起来有点搞笑,但仔细想想很有道理

如果员工害怕失败,怎么可能敢尝试新的想法

还有就是要打破部门墙

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领域的交叉点上

让技术、产品、市场的人经常在一起碰撞,才能产生新的火花

现在很多公司还在用老式的考核方式,KPI定得死死的

这样怎么可能有创新

员工只会想着怎么完成指标,而不是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

个人层面就更重要了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创新能力,其实是没有掌握方法

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工具和方法的

比如设计思维,这是斯坦福大学d.school推广的一套方法

通过同理心、定义问题、头脑风暴、原型制作、测试这五个步骤

把创新变成一个可以重复的过程

还有第一性原理思考

马斯克经常提到这个方法

就是回到问题的最本质,不被现有的解决方案限制

比如他做特斯拉电动车,不是想着怎么改进现有汽车

而是回到问题本身:我们需要一个更环保、更智能的出行工具

这样思路就完全打开了

我自己的经验是,创新更像是一种习惯

每天留出一点时间思考:这个事情能不能换个方式做

养成记录想法的习惯

好的创意往往来自于日常的积累

最重要的是要动手尝试

很多人有想法,但从来不行动

创新不是想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哪怕先做个最简单的原型,也比完美的想法强

所以你看,创新并不是什么神秘的能力

它是有方法可循的

企业建立包容的环境,个人掌握正确的方法

这样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创新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最后想说的是,创新没有捷径

它需要时间和耐心

但只要你开始行动,就比站在原地抱怨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