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ESG来推动企业的人权治理?

前两天和一位在外资制造企业工作的朋友聊天,他说最近公司总部来了几份文件,全是关于ESG和人权治理的要求

他有点困惑地问我,我们不就是做制造业的嘛,怎么突然要关心这些听起来很虚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日本经济产业省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里面提到超过70%的日本企业已经开始将ESG纳入管理实践,但真正能落实到人权治理层面的还不到30%

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吗

其实ESG中的社会责任这一项,最核心的就是人权问题

想想看,制造业最典型的人权风险是什么

加班时间过长、工作环境不安全、歧视女性员工、外籍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权议题

我有个朋友在东京的汽车零部件工厂工作,他们去年就因为外籍技能实习生的待遇问题被媒体曝光

结果不仅股价下跌,还失去了几个重要的欧美客户

这就是为什么ESG现在变得如此重要

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加分项,而是直接影响企业生存的必答题

特别是在加速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权治理做不好,连进入某些市场的资格都没有

欧盟最近出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要求企业对供应链上的人权问题进行尽职调查,否则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我觉得首先要把人权治理从合规层面提升到战略层面

不是简单地应付检查,而是要把它融入企业的DNA

比如可以建立人权影响评估机制,在新项目启动前就进行风险评估

定期对员工进行人权意识培训也很重要

特别是管理层,需要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另一个关键是供应链管理

很多企业在人权问题上遇到麻烦,往往问题出在供应商那里

建立透明的供应链审核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人权评估

这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说到透明度,我觉得许多企业在这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很多企业习惯把问题藏在内部解决

但在ESG时代,透明度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

主动披露人权治理的进展和挑战,反而能赢得更多信任

最后我想说,推动人权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需要持续投入和耐心

但回报也是实实在在的

不仅能降低运营风险,还能提升员工士气,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毕竟,谁不想在一家尊重员工基本权利的企业工作呢

你们在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的人权治理挑战吗

欢迎分享你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