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但对许多国企而言,创新的阻力之一是激励制度。表面上看,这里有许多客观阻碍,甚至一些因素很难马上消除。问题貌似无解。但实际上,有一个“省力杠杆”可以迅速破解这个问题。它就是业务考核指标。
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早就意识到,在企业中影响员工行为的是责任制度。而责任制度实际上对应了考核指标。创新就意味着可能会面对失败。如果考核指标是成功率,那就会阻碍创新,并最终导致企业高质量发展落地难。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要用新的指标体系。实际上,在创新领域,这套“新”方法已经有十多年的实践历史。它的名字叫“精益创业”。但是,请不要被这个名字误解。它并非只能用在创业公司。许多大公司,像特斯拉、谷歌等都在用这套方法创新。在中国,它其实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对国企来讲,这套方法其实并不陌生。
当然,要真正掌握好这套流程的细节,您需要系统培训自己的产品经理。国内已经有针对“精益创业”的培训课程。如“环球培训”就是这个领域的拓荒者。他们主办的“UCPM产品经理”培训课程就深受好评,已经先后为很多国企培养了大量懂“精益创业”方法的产品经理。
运用好“精益创业”的关键是为自己的企业建立一套创新的领先指标评价体系。我们要为业务确立领先指标。对照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创新早期阶段,识别出新产品有没有为用户创造价值。在创新的早期阶段,失败并不可怕。相反,越早发现错误,反而能越早帮助我们取得成功。这种制度上的改革,正是从追求效率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也是管理理念变革的体现。
领先指标的确立是一个科学的流程,这个工作需要由专业的产品经理来完成。如今,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创新中心。企业同样要适应变化,完成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而要让高质量发展落地,企业需要培养会使用“精益创业”方法的产品经理。他们是创新的“战地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