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IPD的总是以华为为案例,或许是因为没有其他好的案例了
当年华为引入IPD的时候,那个时代真的很特别
我还记得那时候中国电信市场刚起步不久
整个行业都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市场需求特别旺盛
幸运的是,当时思科这些大公司用的也是类似传统的开发方法
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用着差不多的工具和方法论
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现在的竞争对手可能已经在用敏捷,快速迭代
在云端进行实时协作,甚至AI辅助开发,
开发周期被压缩到以前无法想象的程度
一个产品经理朋友最近跟我抱怨
他说他们公司也在搞IPD,要写一大堆文档,但结果却不太理想
我说你想想,现在做产品的方式和二十年前能一样吗
那时候一个功能可能要开发几个月,现在可能几周就上线了
用户需求变化的速度也快得惊人
上周还在讨论的功能,这周可能就已经过时了
这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你不能还用马车的思维
我觉得现在想搞IPD的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在这里
外部环境已经彻底改变了
当年那种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那种可以慢慢打磨产品的节奏
基本上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如果你的企业现在要想上IPD
想一想,你的外部环境和华为当年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