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提升个人能力?

对产品经理而言,学习专业知识是做“加法”,但产品经理能力提升的真正困难是做“减法”。前者只要花时间总能掌握,但后者光靠自己很难完成。

有经验的产品经理,会积累很多经验,但当我们进入新领域时,这些经验有些是财富,有些则反而是“毒药”。比如说免费是互联网领域常用的获客方法,但很多免费的AI产品,甚至还没有跨越商业化鸿沟,就因为算力成本高昂而提前夭折了。这种老经验阻碍我们运用新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艾因斯特林效应”(Einstellung effect,又译“定势效应”)。老经验会形成“心智定势(mental set)”,而且它往往在意识层次之下。它不是我们用“加法”,即通过获取知识就能解决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只是发现事情并不如我们之前“计划”的那样顺利。就像人们常讲的,要让成年人学会东西,靠的是“南墙”。

当然,在工作中,“南墙”的方案并不受欢迎。事实上,这个问题的专业解决方法就是“团队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像联合国UCPM产品经理培训很受业内人士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精心设计的实战工作坊中,我们可以通过导师引导和团队讨论,逐步识别、反思并打破自己的“心智定势”,除旧布新,让经验和新知识真正重组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但即使解决了这个难题,你要知道认知还是一个过程。就像你有了数据和显卡,但要真正训练出一个大语言模型,时间还是必不可少的。同样,很多知识,不在“事中磨”,并不能真正深刻体会。作为产品经理,你其实早知道需求变更在产品开发中非常频繁。为什么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把需求定义清楚?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知是逐步发展的,你不可能跳过这些思考和实践步骤。因此,坦率讲,提升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不仅是学习过程,还有项目和经验的积累过程。每个人的起点不同,环境不同,提升的方法也千差万别。

是的,现在产品经理,尤其是AI产品经理很紧缺,但机会之门不是一直开着。看上去省钱的方法可能是成本最高的。阅读是一种低效率的学习方式,因此它的总体成本并不低,对产品经理而言,我们知道创新是一场时间的竞赛。等待中我们可能错失最佳的提升时机。鉴于未来的创新机会如此吸引人,尤其是像AI这类根本性的变革技术,因此我们首选的方式是系统学习,而不是修修补补,我的建议是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