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产品经理问我特斯拉到底用什么产品开发方法
我说他们不用IPD,朋友很惊讶,说IPD不是很多大公司在用吗
其实IPD这种整合产品开发方法,在美国基本上已经淘汰了
像特斯拉这样的领先企业早就不用这套东西了
特斯拉用的是一套更快、更紧密集成的模式
他们把硬件、软件和基础设施都自己做,这就是垂直整合
马斯克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过垂直整合的重要性
关键的技术比如电池、电力电子、软件、充电网络都自己做
这样就能加快开发周期,减少交接环节
还有个很特别的地方,特斯拉的车是可以持续进化的
通过空中软件更新,车辆交付后还能不断获得新功能和修复
这更像是软件即服务,而不是传统汽车那种一次性发布
特斯拉还做了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产品和工厂是同步设计的
他们称之为制造机器的机器
那个未装箱制造概念和千兆铸造技术,彻底重构了装配流程
这不是线性的阶段门控流程,而是整个系统的重新设计
特斯拉鼓励跨部门的直接沟通,绕开层级限制
马斯克有个著名的备忘录,说遇到问题直接找能解决的人
这很像敏捷开发那种快速反馈循环,即使在硬件领域也是如此
为什么特斯拉不用经典的IPD呢
我觉得核心是速度优先于形式
经典的IPD需要前期协调很多利益相关者,流程变得很重
特斯拉更看重迭代速度,很多功能可以交付后再完善
垂直整合也让外部交接变少了
IPD在多家公司需要紧密合作时效果最好
但特斯拉把很多供应商环节都内部化了
产品和工厂从一开始就协同设计,避免了抛墙风险
这正是IPD想要解决的问题,但特斯拉用更直接的方式做到了
组织文化也支持直接沟通,不需要那么多正式的整合会议
说到底,特斯拉的开发系统是软件优先、垂直整合、工厂协同设计的
它实现了IPD想要达成的跨部门紧密整合,但形式更轻、迭代更快
这对我们做产品的人来说很有启发
有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照搬现成的框架,而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径